1. **立即清洗伤口**:用肥皂水和大量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,以减少感染风险。如果伤口较深,应尽量让水流从伤口中心向外流,避免污物进入体内。
2. **消毒处理**: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,避免细菌感染。注意不要使用红药水或紫药水,这些药物可能影响伤口愈合。
3. **止血**:如果伤口出血较多,可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伤口,帮助止血。
4. **判断是否需要就医**:如果伤口较深、出血不止、有异物残留、位于面部或关节处,或者动物的健康状况不明,应及时就医。
5. **接种疫苗**:如果被咬伤的是流浪动物或无法确认其疫苗情况,应尽快到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。同时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。
6. **观察动物**:如果可能,观察咬人动物7至10天,看是否有异常行为。如果动物出现狂犬病症状,应及时采取进一步措施。
7. **保持伤口清洁**:在伤口愈合过程中,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,避免用手触摸伤口,防止二次感染。
8. **注意感染迹象**:如伤口出现红肿、发热、流脓、疼痛加剧或发烧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,可能是感染的表现。
及时正确的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和狂犬病的风险,保护自身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