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症状:
1. 呼吸系统症状:感染猪会出现咳嗽、呼吸困难、气喘等呼吸道症状,尤其是保育猪和育肥猪较为明显。
2. 繁殖障碍:怀孕母猪可能出现流产、产死胎、弱胎或早产,新生仔猪存活率下降。
3. 体温升高:患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0℃以上,精神沉郁,食欲减退。
4. 皮肤发绀:部分病猪耳部、鼻端、四肢末端出现发绀现象,呈现“蓝耳”特征。
5. 生长迟缓:感染后的育肥猪生长速度减慢,饲料转化率降低。
6. 免疫抑制:该病毒会破坏猪的免疫系统,使猪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,如猪瘟、猪流感等。
治疗措施:
1. 对症治疗:使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,如使用头孢类、氟喹诺酮类药物;同时使用退烧药和止咳药缓解症状。
2. 支持疗法:补充维生素和电解质,增强猪的免疫力,维持体液平衡。
3. 隔离病猪:发现病猪应立即隔离,防止疫情扩散。
4. 消毒管理:对猪舍、用具进行彻底消毒,减少病毒传播机会。
5. 疫苗接种:在疫区或高风险地区,可通过接种PRRS疫苗进行预防,但需根据当地疫情选择合适的疫苗类型。
6.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:改善猪舍环境,保持通风、干燥,合理饲喂,增强猪群抵抗力。
预防是控制猪蓝耳病的关键。养殖户应加强日常防疫工作,定期检测猪群健康状况,一旦发现疑似病例,应及时上报并采取相应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