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**跳蚤或螨虫感染**
跳蚤和螨虫是猫咪常见的寄生虫,它们会引发瘙痒,导致猫咪频繁抓挠,从而在皮肤上形成小疙瘩并结痂。检查猫咪的毛发是否有跳蚤粪便(黑色颗粒)或皮肤是否有红肿、脱毛现象。
2. **真菌感染(如猫癣)**
猫癣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病,常见于幼猫或免疫力较低的猫咪。表现为圆形脱毛斑块,边缘可能有轻微红肿或结痂。需要兽医确诊后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。
3. **细菌感染**
由于抓挠或咬伤,细菌可能侵入皮肤,导致局部感染,形成脓包或结痂。这种情况通常伴有红肿、疼痛或异味,需用抗生素治疗。
4. **过敏反应**
猫咪可能对食物、环境中的花粉、尘螨或其他物质产生过敏反应,导致皮肤发炎、瘙痒,进而形成疙瘩和结痂。调整饮食或减少接触过敏原有助于缓解症状。
5. **外伤或抓伤**
猫咪在玩耍或与其他动物互动时可能受伤,伤口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结痂。如果伤口较深或感染,应及时清洁并就医。
**应对建议:**
– 保持猫咪生活环境干净,定期清理猫窝和玩具。
– 使用宠物专用驱虫产品,预防跳蚤和螨虫。
– 如果疙瘩持续不退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(如食欲不振、精神萎靡),应及时带猫咪去兽医处检查。
– 避免自行使用人类药物,以免造成不良反应。
总之,猫咪身上的小疙瘩和结痂可能是健康问题的信号,及时观察和处理非常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