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症状:**
1. **急性型:**
– 发热,体温可达40-42℃
– 呼吸困难,呈腹式呼吸
– 食欲减退或废绝
– 鼻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
– 严重时出现咳嗽、喘气,甚至窒息死亡
– 皮肤发绀,尤其是耳部和腹部
2. **亚急性或慢性型:**
– 持续性咳嗽
– 生长迟缓,体重减轻
– 呼吸困难逐渐加重
– 肺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,可能引发胸膜炎
**诊断:**
通过临床症状结合病理变化(如肺部出血、纤维素性胸膜炎)进行初步判断。实验室检测可采用细菌培养、PCR技术或血清学方法确认病原体。
**治疗:**
1. **抗生素治疗:**
– 多数菌株对氟喹诺酮类(如恩诺沙星)、头孢菌素类、磺胺类药物敏感
– 可使用注射用抗生素,如阿莫西林、泰乐菌素、替米考星等
– 注意合理用药,避免耐药性的产生
2. **支持疗法:**
– 提供清洁饮水和营养丰富的饲料
– 保持圈舍通风良好,减少应激因素
– 对症治疗,如退烧、止咳、强心等
3. **隔离与消毒:**
– 对患病猪只进行隔离,防止疾病传播
– 对环境、用具进行彻底消毒,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
**预防:**
– 实施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,避免引入病原
– 定期接种疫苗,如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灭活疫苗
– 加强饲养管理,提高猪群免疫力
总之,猪胸膜肺炎对养猪业危害极大,必须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治疗,同时加强预防措施,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