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**病毒传播途径**
犬细小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。受感染的犬只通过粪便、呕吐物、唾液等排出大量病毒颗粒,这些病毒可以在环境中存活数月。其他犬只接触到被污染的物体、土壤或他人身上,就可能被感染。
2. **未接种疫苗**
未接种疫苗的犬只最容易受到感染。疫苗是预防犬细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。幼犬在出生后需要按照疫苗程序进行多次接种,以建立免疫力。如果疫苗接种不完全或延迟,幼犬就容易被病毒感染。
3. **免疫力低下**
年幼的犬只、老年犬或患有其他疾病(如寄生虫、营养不良)的犬只,其免疫系统较弱,更容易感染细小病毒。此外,某些药物(如免疫抑制剂)也可能降低犬只的抵抗力。
4. **环境因素**
密闭、卫生条件差的环境,如犬舍、收容所、宠物店等,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域。病毒在潮湿、寒冷的环境中存活时间更长,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。
5. **携带者犬只**
有些犬只感染病毒后没有明显症状,但仍然可以排毒,成为潜在的传染源。这些“无症状携带者”可能在不经意间将病毒传播给其他犬只。
6. **缺乏隔离措施**
在新犬只进入家庭或群体之前,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隔离和检查,可能会将病毒带入已有的犬群中,引发大规模感染。
为了预防犬细小,主人应定期为犬只接种疫苗,保持环境卫生,避免与未知健康状况的犬只接触,并在发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就医。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