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先,寄生虫是导致狗身上出现疙瘩的常见原因之一。跳蚤、蜱虫和螨虫等寄生虫会引起皮肤瘙痒,并在皮肤上形成红肿的小疙瘩。如果狗狗频繁抓挠或舔舐这些部位,可能会引发继发性感染,使疙瘩变得更加明显。
其次,皮肤感染也是常见问题。细菌或真菌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红肿、发炎,甚至形成脓包。这种情况通常伴随着异味、脱毛或狗狗表现出不适的行为,如舔舐或抓挠。
过敏反应也可能导致狗身上出现疙瘩。食物过敏、环境过敏(如花粉、尘螨)或接触性过敏都可能引起皮肤红疹、瘙痒和疙瘩。这种情况下,疙瘩可能出现在身体的多个部位,尤其是耳朵、脚垫和腹部。
脂肪瘤是一种良性肿瘤,常见于老年犬。它们通常是柔软的、可移动的肿块,不会对狗狗造成太大伤害,但需要医生确认是否为良性。而囊肿则是由于皮脂腺堵塞形成的封闭囊袋,有时会感染并形成红肿的疙瘩。
最后,某些恶性肿瘤也可能表现为皮肤上的疙瘩,虽然相对少见,但仍需引起重视。如果疙瘩迅速增大、形状不规则、颜色异常或伴有其他症状,应及时带狗狗去兽医处检查。
总之,狗身上的疙瘩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,有些是轻微的,有些则需要专业治疗。作为主人,应密切观察狗狗的身体状况,发现异常时及时就医,以确保狗狗的健康与安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