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*1. 病原不同**
– **犬瘟热**:由犬瘟热病毒(Canine Distemper Virus, CDV)引起,属于副黏病毒科。
– **细小病毒**:由犬细小病毒(Canine Parvovirus, CPV)引起,属于细小病毒科。
**2. 易感对象**
– **犬瘟热**:所有犬类均易感,尤其是幼犬和未接种疫苗的犬。
– **细小病毒**:主要感染幼犬,尤其是3至6月龄的犬,成年犬感染后症状较轻。
**3. 传播途径**
– **犬瘟热**:通过空气飞沫、直接接触或污染的物体传播。
– **细小病毒**:通过粪便、呕吐物、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,传染性强。
**4. 症状表现**
– **犬瘟热**:初期类似感冒,随后出现高烧、咳嗽、流鼻涕、腹泻、呕吐,后期可能引发神经系统症状(如抽搐、瘫痪)。
– **细小病毒**:以急性胃肠炎为主,表现为剧烈呕吐、血性腹泻、脱水、发热,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。
**5. 病情严重程度**
– **犬瘟热**:病情进展快,若不及时治疗,死亡率较高;即使存活,可能留下永久性神经后遗症。
– **细小病毒**:虽然发病急,但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,治愈率相对较高;若延误治疗,死亡率也极高。
**6. 预防措施**
– 两者均可通过疫苗有效预防。幼犬需按程序接种疫苗,成年犬定期加强免疫。
**总结**
犬瘟热和细小病毒都具有较高的致死率,但犬瘟热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严重,且病程更长;而细小病毒则以急性胃肠炎为主,发病迅速。无论是哪种疾病,早发现、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。养犬者应重视疫苗接种,保持环境卫生,防止疾病传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