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## 一、病因
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(Poliovirus)感染引起的。该病毒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也可通过飞沫传播。病毒进入人体后,会侵入神经系统,破坏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,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失去神经支配,从而出现肌力下降、肌肉萎缩等症状。
### 二、症状
1. **前驱期**:发热、咽痛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类似感冒的症状。
2. **瘫痪期**:体温正常后,出现不对称性肌肉无力,常见于下肢,表现为“小鹅腿”现象,即腿部肌肉无力、无法正常行走。
3. **恢复期**:部分患者可在数周至数月内逐渐恢复,但也有部分患者留下永久性肌肉萎缩或关节畸形。
### 三、诊断
医生通常根据病史、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,包括:
– 病毒分离
– 血清学检测
– 脑脊液检查
### 四、治疗
目前,脊髓灰质炎尚无特效药物治疗,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康复训练:
1. **对症治疗**:
– 控制发热、疼痛等不适症状。
– 预防并发症,如肺炎、尿路感染等。
2. **康复治疗**:
– 物理治疗:通过按摩、热敷、电刺激等方式改善肌肉功能。
– 功能锻炼:帮助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。
– 使用矫形器或辅助器具,帮助患儿站立和行走。
3. **心理支持**:
– 对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,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疾病。
### 五、预防
预防是最好的措施:
– **接种疫苗**:脊髓灰质炎疫苗(OPV或IPV)是预防该病最有效的方法。
– **注意卫生**:勤洗手,避免接触污染的食物和水源。
– **提高免疫力**:合理饮食、充足睡眠、适当锻炼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
### 六、结语
“小鹅腿不好使”虽然听起来让人担忧,但只要早期发现、及时治疗,并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,大多数患儿可以恢复较好的生活质量。同时,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关键,家长应重视儿童免疫接种工作,保护孩子远离疾病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