犬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,具有很强的环境抵抗力,能在环境中存活数月。病毒主要通过粪便-口腔途径传播,也可以通过被污染的物体、人类衣物或器具间接传播。狗与狗之间的直接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方式。
感染细小犬瘟的狗狗通常在感染后3至7天内出现症状,初期表现为食欲不振、精神沉郁、呕吐和腹泻。随着病情发展,腹泻会变得严重,常带有血液,导致脱水、电解质失衡,甚至休克。如果未及时治疗,死亡率极高。
幼犬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,最容易受到感染,且病情发展迅速,死亡率较高。成年犬虽然感染后可能症状较轻,但仍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,对其他犬只构成威胁。
预防细小犬瘟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。幼犬应在6至8周龄开始接种疫苗,并按照兽医建议完成一系列疫苗接种。此外,保持环境卫生、避免与不明健康状况的犬只接触,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
一旦发现狗狗出现疑似症状,应立即送往兽医处进行诊断和治疗。治疗主要包括支持疗法,如补液、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、止吐和营养支持等。早期发现和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。
总之,细小犬瘟是一种严重威胁犬类健康的疾病,但通过科学的疫苗接种和良好的饲养管理,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该病的发生。养犬人士应高度重视,确保爱犬获得充分的保护。